金沙集团1862cc(中国有限公司)-Weixin百科

人才培养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语口译)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55102)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1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语口译)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5102)

一、培养目标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增强“四个自信”。

2. 遵纪守法,诚信公正,学风严谨,追求卓越。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掌握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担负专门实践工作的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口笔译人才。熟练掌握相应语种口笔译技能,熟练运用一种或两种外语工作,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与翻译技术素养。能独立承担国际组织、政府部门、跨国公司、企事业单位所需的会议同声传译、交替传译、文件翻译、外事服务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培养单位为金沙集团1862cc和英语学院,双方共享部分课程。英语学院设置 1 个研究方向,为高级口译。金沙集团1862cc设置 11 个研究方向,包括:

1. 3 个英汉双语方向

(1)中英会议口译

(2)中英口笔译

(3)翻译与国际传播

2. 8 个复语方向

(1)法英汉复语口译

(2)俄英汉复语口译

(3)西英汉复语口译

(4)阿(拉伯)英汉复语口译

(5)德英汉复语口译

(6)日英汉复语口译

(7)韩英汉复语口译

(8)泰英汉复语口译

      其中,复语方向是为了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复语翻译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方向,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由金沙集团1862cc与学校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别招生,联合培养,目标是培养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所急需的能译会写的复合型人才。各方向学习内容为本方向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以实践为主。

三、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相关人员报考。入学考试采取每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与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专业复试相结合的方式,择优录取,秋季入学。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英语学院英语口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2 年;金沙集团1862cc中英会议口译方向、中英口笔译方向为 2 年,复语方向、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为 3 年。最长学习年限可在学制的基础上延长 1 年。因创业休学的翻译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可在学制的基础上延长 2 年。翻译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仅限 3 年制翻译硕士研究生)或延期毕业,依据《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五、培养方式

1. 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完成专业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能申请硕士学位。

2. 采用实践研讨式、职场模拟式教学。口译课程可运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口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开展;笔译课程可采用项目式授课,将职业翻译工作内容引入课堂,运用笔译实验室或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加强翻译技能训练的真实感和实用性;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3. 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有 15 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或不少于 400 磁带时的口译实践。

4. 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译员参加;可以实行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专业人员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中英会议口译、中英口笔译方向总学分不低于 40 学分,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总学分不低于 46学分,复语方向总学分不低于 46 分。

A. 中英会议口译、中英口笔译、复语方向各类型课程学分要求如下:

1. 公共必修课:3 门,6 学分

2. 专业必修课:6 门,12 学分

3. 方向必修课

(1)中英会议口译方向(6 门,16 学分)

(2)中英口笔译方向(6 门,12 学分)

(3)复语方向(9 门,24 学分)

4. 选修课:

(1)中英会议口译方向(不少于 6 学分)

(2)中英口笔译方向(不少于 10 学分)

(3)复语方向(不少于 4 学分)

B. 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各类型课程学分要求如下:

1. 公共必修课:3 门,6 学分

2. 专业必修课:5 门,10 学分

3. 方向必修课:8 门,16 学分

4. 选修课:不少于 14 学分,其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计算机辅助翻译为必选课程。

(二)课程设置

七、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必要环节,学生可自行联系或者由学院推荐学生到符合资质要求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实习,确保学生获得规范、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提高翻译技能和职业操守。学生可在学院专门安排的时间实习,也可在课余时间实习,总时长不少于 3 个月。其中,应有不少于 25 个工作日的口译实习,形式可为展会联络口译、接待陪同口译、会议交替传译或同声传译等,并能提供活动组织单位的实习鉴定书,作为完成实习的证明。学生也可从事笔译实习工作。实习不得用课程学分替代。

八、学位论文开题

       开题报告是为论证、审核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专门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两年制翻译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当在第三学期、三年制翻译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当在第五学期前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达到规定的学分,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书提交导师审阅同意后,方可申请参加开题报告答辩。翻译硕士研究生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要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任务描述、方法描述、过程描述、预期结果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内容。学术性论文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难点、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等。翻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当由开题报告审核小组审核,填写《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开题报告通过者,方可开始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可按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予以肄业。开题报告通过者如因特殊情况提出变更学位论文选题,应重新举行开题报告会。

九、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1. 口译实践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承担的口译任务(包括模拟会议)进行描述和分析,其中应包括不少于 1 万个汉字或对等英语单词的口译录音转写,并就翻译过程中成功解决的问题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解决方案写出正文不少于 1.5 万英文词数的分析报告;报告应条理清晰,分析有理据,可以使用理论,也可以不使用理论;使用理论时,也可不限于一家理论。口译实践的全部原文和译文转写应作为附件附在报告之后;

2. 笔译实践报告:学生对自己承担的不少于 1 万个汉字或对等英语单词的翻译、审校任务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就翻译过程中成功解决的问题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解决方案写出正文不少于 1.5万英文词数的分析报告。报告的案例分析可以不使用理论,也可不限于使用一家理论。翻译实践的全部原文和译文应作为附件附在报告之后;翻译内容不限于一次翻译活动;

3. 翻译实习报告:学生参加翻译实习的,可以就实习过程写出正文不少于 1.5 万英文词数的实习报告,重点关注语言服务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译员和项目审校等相关岗位;可以回顾过程,总结方法,提出建议;

4. 翻译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就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 1.5 万英文词数的实验报告,包括任务描述(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实验手段等)、任务过程(假设、变量、操作性定义、受试的选择、实验的组织、实验数据的收集)、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总结与结论等;

5. 翻译调研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翻译政策、翻译产业和翻译现象等与翻译相关的问题展开调研与分析,包括任务描述(调研目的、调研对象、调研方式等)、任务过程(受试的选择、调研的组织、调研数据的收集)、调研结果分析以及调研的结论与建议等,不少于 1.5 万英文词数;

6. 翻译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翻译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写出不少于 1.5 万英文词的研究论文,内容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学位论文使用外文撰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文格式符合学术规范,具体要求见《北京外国语大学 MTI 学位论文选题及写作要求》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与书写格式的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

十、学位论文答辩

       翻译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学科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学位论文,经指导教师以及至少两位论文评阅人评审通过后,方能进入答辩程序。如论文题目出现重大修改,应重新开题后方可申请答辩。为保障论文质量,严把论文质量关,翻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参加匿名评审,其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具体要求见《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办法》。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按照《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答辩委员会至少由三人组成,其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