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集团1862cc(中国有限公司)-Weixin百科

招生就业

毕业生专访——张莹玥“坚定自信,走稳走实每一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6-27


一.基本信息

姓名:张莹玥

专业:中英会议口译

荣誉:北京外国语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硕士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社会实践:国际儒学联合会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大会、联合国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第56届成都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

去向:某部委

二.问答

1. 学姐的专业竞赛经历非常丰富,先后斩获2023年外研社英语口译全国冠军、2024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大陆决赛特等奖,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在备赛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或实用技巧吗?

两次大赛对我来说是不同阶段口译学习心态变化的一种见证。虽然两次备赛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感受也不同,但有一些共性供大家参考。我的备赛过程可以用“前期紧张、中期加码、赛前放松”三个阶段来概括。备赛前中期保持了较高强度的训练,指导老师会选择不同领域、不同风格、不同侧重的材料指导我的练习,并且会根据比赛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可以有意识地吸收各个领域的知识,并保持每日固定的翻译练习,这会为比赛打下基本功,也有助于更快地进入备赛状态,适应高强度的训练模式。临近比赛时,可以适当降低练习的强度,保持日常的状态即可,同时也不要过多担心比赛的结果,专注享受口译的过程,相信自己的前期储备,结果就是一种顺其自然。

当然比赛本身也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也要理性看待比赛的结果,坚定自信,肯定自己的闪光点,反思有待进步的地方,让未来的口译道路走得更宽更远。

2. 学姐专业能力非常强,考取了CATTI一级口笔译证书,这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您有什么备考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吗?

在备考一口和一笔证书时,我主要还是从真题入手,分析常考的材料类型和各个题型考察的能力重点,并有针对性地找相关练习材料,着重关注我的日常翻译练习是否涵盖了考试考察的能力。其实备考口笔译考试和日常的翻译学习、训练并不矛盾,不一定要因为备考而打乱自身的学习节奏,考试中要求的能力归根到底还是在双语能力和两种语言的转化能力,所以保持每日的口笔译练习,适当关注考试的侧重要求,就可以拿到比较满意的成绩。

3. 学姐实践经历与志愿服务经历也很丰富,请问学姐是如何平衡学习和实践的呢?

翻译学习和实践实际上并不冲突,学习成果要在实践中检验,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又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状态和职业规划决定实践占学习的比重,实践过多可能会没有时间进行反思和沉淀,过少又有知识只停留在纸面上的风险,所以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平衡。

4. 学姐是如何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的呢?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在求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吗?

在各类大模型异军突起的今天,我想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我们或多或少感受到技术对就业的威胁。但是在求职过程中,我们应该相信自身的技能水平和专业背景,并且不断强化作为人类译员无法被机器替代的品质,以此加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来说,为了更好平衡在就业季里求职、上课和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我认为尽早做好规划,决定好选择考公还是企业,若是前者,则可以提早准备行测和申论,若是后者,则可以多多实习,积累经验。在选择时,可以结合自身性格、地域偏好、职业目标等进行多维度考量,多多和老师、学长学姐以及同辈交流,更好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模式,打破固有滤镜和信息壁垒,做出更全面客观的决定。

5. 学姐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寄语呢?

坚定热爱,勇往直前。任老师曾在开学典礼上说:“翻译不仅需要解释力,更多的是判断力、行动力和可迁移性。”我想,如果我们可以把解释力让渡给机器,但我们作为人类译员则需要紧握判断力、行动力和可迁移性,这也是造就一个优秀翻译的根本品质。所以,希望大家在热爱和勇气的引领下,不断打破技术的边界,找到独属于你们的判断力、行动力和可迁移性。

勤于练习,磨炼心智。翻译没有诀窍和捷径,只在练习。而练习不仅在于提升专业能力,也在于塑造品质。“多练”也是我在各个经验分享会上最常听到的建议,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大家会找到自己的翻译风格,感兴趣并且可能愿意深耕的领域,同时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翻译观。所以,看到这里的时候,你今天练翻译了吗?

心怀祖国,拥抱世界。“语通中外,道济天下”是学校对我们的殷切嘱托,也应当是北外学子自觉肩负的责任担当。在高翻看到各位老师言传身教,看到学长学姐树立榜样,再到自身在翻译实践中深刻体会,这个命题一次又一次鲜明地呈现在我面前,我想各位学弟学妹们也会有相似的感受。因此,做翻译人,我们不光要勤于精业,更要修身立德,胸怀天下。

在北外的两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获得了无论是对专业还是人生都极为宝贵的建议,我相信各位学弟学妹们也会找到北外给予你们的独特的体验,祝大家学业有成,今后的道路一切顺意!

                                                                                                                                                              采访:张盼